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聊城市职业培训补贴实施细则》常见问题解答
113715000044281785/2019-4387023
2019-06-10 00:00:00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聊城市职业培训补贴实施细则》常见问题解答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聊城市职业培训补贴实施细则》在改善培训供给方面提出了哪些措施?

  目前,我市职业培训工作存在供给失衡矛盾:一方面,城乡劳动者有参加高质量培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的需求,用人单位对熟练工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另一方面,驻聊高校、职业院校等具有优质的教学资源,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培训供求双方对接不到位,造成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和优质培训资源无法发挥作用的问题。《聊城市职业培训补贴实施细则》提出三条具体措施:

  一是政府补贴的培训向所有合法培训机构开放。不再实行培训机构定点制度,凡依法成立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社会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以及企业依法建立的培训中心、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等,均可向人社部门提交备案信息、纳入职业培训机构目录、承担培训任务。

  二是全面实行个人申领补贴模式。对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和职业技能等级评定范围的培训专业(工种)实行补贴直补个人,以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评定培训的依据,可由个人申请领取补贴。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倒逼培训机构改善培训条件、提高培训质量。

  三是强化绩效评估。市人社、财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年对培训项目实施情况、培训机构培训绩效等进行评估。绩效评估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应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两年内不得承接职业培训任务。对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的培训机构,按有关规定做出处理,并推送至信用信息平台进行联合惩戒。

  二、如何提高培训补贴政策的便利性和可及性,使城乡劳动者、有培训需求的用人单位能够享受到职业培训补贴?

  在城乡劳动者培训方面,目前正在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职业培训机构,制定职业培训机构目录,近期将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开发布。有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或有培训需求的用人单位,可自由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为解决城乡培训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放宽了培训机构培训地域限制,凡是市级及以上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培训机构,可在全市范围内承接培训任务。同时,鼓励培训机构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将培训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培训补贴落实方面,实行个人申领、企业申领和培训机构代领三种模式。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和职业技能等级评定范围的培训专业(工种)补贴直补个人,培训前,参训者只需选择培训机构参加培训,无需到人社部门办理手续,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12个月内,向培训地人社部门申请职业培训补贴即可。培训费用由培训机构垫付的(含项目制培训),或企业组织的新录用职工岗前培训,由培训机构或企业代领职业培训补贴,个人无需办理任何申领手续。

  三、如何调动各类职业培训主体(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一是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是用人主体,最了解用人需求,也清楚该培训哪些技能。《聊城市职业培训补贴实施细则》提出,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等,并积极面向社会承接培训任务。

  二是充分发挥院校的基础作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职业院校的职责,技工院校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软硬件设施齐全、师资队伍和培训能力较强,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挥各自的培训职责。

  三是发挥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为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满足市场培训需求,提高培训质量效果,让更多的培训资源积极参与和发挥作用,在培训机构确定上,将政府补贴类培训项目全部向具备设立、具备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开放。

  四、为促进《聊城市职业培训补贴实施细则》落实,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

  一是征集培训机构、发布培训机构目录。已下发征集培训机构的通知,目前正在征集过程中。有承接职业培训任务意愿、依法成立、具备资质的各类培训机构可按照自愿申报、属地管理的原则,提交备案信息、承接培训任务,县(市、区)汇总后报市在系统内添加账号、完善信息、向社会公布机构目录,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细化业务流程、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按照“一次办好”改革等要求,制定职业培训补贴业务流程图、材料清单等,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组织对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业务管理和具体经办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对纳入规划管理的培训机构教学管理人员、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或培训业务经办人员进行培训,推动职业培训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落实。

  三是优化社会环境,扩大政策知晓度。继续加强培训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将培训补贴标准目录、培训机构目录等在各级人社服务机构进行张贴宣传,动员各类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等进行对接,使符合条件的人员都有机会参加职业培训、享受培训补贴,满足用人单位的培训需求、并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减轻企业自身压力。另外,抓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影响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