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数据赋能“加速度” 优化服务“暖民心”着力提升人社政务服务质能效能
113715000044281785/2023-26723585
2023-10-18 17:19:54
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数据赋能“加速度” 优化服务“暖民心”着力提升人社政务服务质能效能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近年来,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深入开展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不断推动智慧人社建设,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切实增强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一、数据赋能,推动资格认证“零跑腿”“不打扰”“无感知”

市人社局坚持群众导向和问题导向,依托“数字政府”建设,聚焦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的痛点、难点、堵点,依托大数据平台,创新打造了“静默认证”模式,建立完善了“以静默认证为主、远程自助认证为辅、疑点信息实地精准核实”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新模式,方便群众办事有温度,防范欺诈冒领有力度,科学有效维护了退休人员权益及社保基金安全。

(一)加强数据汇集,推行数据共享。建立完善“聊城市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大数据平台”,加大静默认证比率。加强与大数据、公安、民政、卫健、医保、交通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获取了殡葬、户籍、核酸检测、新冠疫苗接种、医学死亡、住院结算、医疗保险缴费、公交老人卡乘车等信息,结合社会保障卡应用情况,通过大数据比对,综合分析研判退休人员生存状态,实现寓认证于无形。其中,我局《推行静默“无感”服务,提升群众“有感”幸福》被市委改革办评为全市“十大创新”优秀改革案例。截至2023年9月份,我市大数据认证平台共汇聚近3231万条行为轨迹数据,惠及全市27.8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静默认证”率达到98.3%,需实地精准核实认证的人数大幅下降,认证时间大幅缩短,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二)用好上级资源,及时下载反馈部级、省级下发的资格认证数据。定期登录“全国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系统”,下载采纳部级资格认证数据,对省级下发的资格认证数据做到应核尽核。截止2023年9月份,共反馈部级资格认证数据20518条,共计接收省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平台下发的认证数据220.61万条,充分运用认证结果,避免退休人员重复认证,及时对疑点人员进行社保待遇暂停发放,有效保障了基金安全运行。

(三)对无数据留痕的退休人员,坚持“线上认证”和“线下认证”相结合,寓认证于服务。完善线上远程认证模式,开发了手机APP自助认证系统,让资格认证“不见面、有速度”。同时,加强对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增加操作提示,简化使用步骤,方便老年人使用。自2018年开展手机APP自助认证以来,我市每年自助认证率达到80%以上。完善线下传统认证模式,让资格认证“面对面、有温度”。我们依托基层服务网络,开展“精准下沉、温情核查”,寓认证于服务之中。特别是老弱病残、行动不便、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依托基层工作人员“兜底”服务,通过健康体检、组织文娱活动、走访慰问和日常服务等多种形式,灵活确认待遇领取资格,最大程度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

二、服务升级,推动社保卡“自助办”“提速办”“就近办”

社保卡是民生服务的重要载体。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聊城作为人口大市,社会保障需求突出。近年来,聊城坚持以社保卡为载体,持续优化社保卡服务,真正让“小卡片”托起民生“大保障”。“社会保障卡实现自助办提速办”被市委改革办评为全市优秀实践案例,“电子社保科创新应用”被省大数据局评为省级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场景,“社保卡启用”被数字强市建设领导小组评为聊城市“爱山东”APP“十佳应用”。截至目前,全市已制发社保卡564万余张,电子社保卡签发337万余张。

(一)增设网点,服务“温度、速度”双提升。一直以来,市人社局以参保人满意为服务追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便民理念。在公共服务方面,聚焦群众办事难点、堵点,落地实施打包快办,提升本地公共服务效能,依托省市业务信息系统,对接市政务服务平台,以数据驱动创新为核心,整合渠道资源、应用资源、服务资源和数据资源,打通条块化业务系统壁垒,实现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同时,打通社保卡服务“最后一公里”,依托全省金融社保卡乡村服务平台和全市铺设300多个金融机构基层服务网点,推进社保卡服务下沉、窗口前移、业务联办。截至目前,全市开通即时补换卡网点246个,补换卡实现了立等可取;开通了260余个社保卡异地服务网点,实现了异地卡挂失、密码修改和重置等业务的办理。在各合作银行社会保障卡窗口,设置“老年人服务专窗”,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不便操作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开通“亲情代办”线上服务,方便亲属代办,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领卡。对高龄、重病、伤残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上门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社保卡相关业务服务,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卡通办”,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二)打破补换壁垒,发卡银行您来选。为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卡的服务能力,结合目前我市社会保障卡应用的实际情况和持卡人用卡需求,我市开展聊城市社会保障卡跨行补换平台建设,计划2023年底前上线运行。该平台主要实现通过开展业务流程、应用程序对接和数据共享,打破银行之间的壁垒,实现社保卡换行办理,方便广大持卡人因工作地点、家庭住址变更时能够就近选择银行网点进行跨行换卡,持卡人根据自身用卡需求和实际自主选择社保卡发卡银行,更加方便享受各类社保卡民生服务。

(三)“小卡片”托起民生“大保障”。目前,聊城实体社保卡累计持卡人数已达564万人,基本实现“人手一卡”。依托于社保卡覆盖范围广、服务群众直接的优势,聊城人社部门将“一卡通”贯穿人社业务全过程,实现包括缴费和待遇领取、就业政策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人社领域95项应用全覆盖。与此同时,聊城人社部门积极推进社保卡跨部门应用,促进社保卡在统一身份认证、卫生健康、残疾人保障、交通出行等领域的“一卡通用”,积极推进社保卡加载残疾人证功能,社保卡与残疾人证“卡证合一”,刷第三代社保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一卡通乘”,养老金发放等人社待遇、惠农惠民补贴等“一卡通发”,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一卡在手、生活无忧”的办事体验。

三、信息支撑,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

深入开展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系统对接,持续提升服务效能,拓展服务方式,打造优质便捷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

(一)建设聊城12333服务网,搭建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作为全市人社业务信息发布的总门户,聊城12333服务网提供及时和权威的政策解读、人社业务全覆盖的办事指南、各类资料的下载服务,让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各项政策和办事指南,在线下载业务办理所需要的各种表格资料;集成省、市各相关网上服务平台的地址,实现一网多能,方便群众办理相关业务;提供网上咨询服务,安排专门人员在线解答各类业务咨询。

(二)建设社会保险网上服务系统,搭建便捷的网上办事平台。社会保险网上服务系统为参保单位提供信息查询修改、单位增员减员申报、缴费基数申报、缴费申报、工伤登记申报、稳岗返还补贴申请、养老关系转入申请、业务办理进度查询等服务,为参保个人提供信息查询修改、社保卡业务办理、社会保险个人权益单和参保缴费证明打印下载、养老关系转入申请、失业待遇申领、养老保险待遇测算等服务;为实现服务事项网上服务“应上尽上”,后期又对系统进行持续优化升级,新增了多项工伤待遇申领、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申领、退休申报等服务事项的线上入口,加大了网上服务的深度。

(三)积极对接外部应用,搭建高效的掌上办事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群众掌上办事的需求日益增长。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和大数据局,将参保缴费信息查询、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申领、失业待遇申领、社保关系转移申请、社保卡业务、资格认证等服务事项对接至“掌上12333”“爱山东”“电子社保卡”APP等掌上办事渠道,提高了业务“跨省通办”和“全省通办”水平,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