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助力乡村振兴提案的答复(聊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040号提案)
建议人 程丽娜 建议时间 2022-02-21 20:44:02
建议内容

自2003以来,近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别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对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聊城市农村现存的问题

1.农村宅基地和用房闲置浪费。近些年,聊城市市区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很多年轻人都选择进城务工,选择在市区购置房产,有条件的也选择让孩子在市区上学,这也是聊城房价高的原因之一。之前农村的房屋全部闲置,有些甚至年久失修都破坏了,目前城市周边农村宅基地和用房的空置率比较高。

2.农村人才流失严重。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教育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年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数量也非常可观,但是他们考上大学后选择回到自己家乡的人却少之又少。

3.农村基础配套服务相对薄弱。近几年,聊城市农村的各项基础设备逐步完善,很多村都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冬天也不用再烧煤炭了,条件有了质的提升。但是,农村的配套服务相对薄弱,比如留守老人吃饭问题,留守儿童上学问题未得到解决。

4.农村产业未形成体系。现在很多村庄在原有村里产业的基础上不断的做大,形成了一村一品,比如有葫芦村,大蒜村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还需要继续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走持续发展道路。

5.村基层干部创新创业能力较弱。目前很多村庄的干部都是由村民选举村里比较有名望有能力的老干部,他们在村里工作时间长经验多,不过受制于学习及创新能力等因素,这些老干部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较弱。

二、助力聊城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几点建议

1.盘活资源,大胆创新。对于一些地理位置和先天条件比较好的村庄,聘请高端专业团队,引入外部资本,按照景区标准对全村进行规划设计。把有条件的村庄打造成文旅新新农村,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2.政策出台助力人才回村。通过出台回村人才政策,把大批农村大学生吸引回到自己的家乡,赋能助力自己的家乡,把他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自己的家乡,是一件功德而又幸福的事情,这样的人才是我们能留得住的人才。

3.鼓励乡贤回村发展。现在南方很多成功的村庄都是借助原村里的知名人士回来投思路投钱,带动村里发展,我们也应该让那些先富裕起来的乡贤带着大家一起再创业,村干部应该发挥积极主动性,多跟这些乡贤交流沟通,让他们有信心回村投资发展。

4.直播电商赋能农村产业发展。现在很多村都有自己的主导产品,质量好,但是苦于销售渠道受限。近年直播的兴起,可以让我们的农产品由农户直接到客户手里,省去了中间环节,农村直播网红逐步增加。政府通过开展电商培训,让农村闲散留置人员学会直播,把村里的产品销售出去,增加收入,同时通过电商拓展新的供应链体系,拉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5.大力发展现代化集约化农业。目前聊城市农业现状还是农户分散经营管理,分散管理的缺点是效率低下成本高,如果农民种植的是粮食作物,可能农民一亩地刨去投入能剩500元,种植经济作物收入会相对较高,种植经济作物对农民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可以通过流转土地,把耕地流转到一起,集约化机械化种植,这些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农民也转变成了工人,享受工资和分红,农村产业造血能力提高,农民也实现了持续致富。


答复时间 2022-03-20 11:52:03
办理类型 已解决
办理情况

程丽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根据部门职责分工,现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情况

近年来,聊城市人社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乡村人才振兴和促进就业创业,大力抓好乡村人才培育、返乡创业扶持、促进就业增收等工作,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一)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力度。打造乡村振兴培训载体,联合相关部门,在茌平耿店村建设了“聊城市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耿店(山东)‘棚二代’乡村大学”,统筹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实用人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特色培训,加速推进乡村各类人才培养培育。推荐莘县现代农业综合体获评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开展服务5万人次以上,成功孵化小微企业206家。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行“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引入18家线上培训平台,去年以来培训城乡劳动者12.3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6.49万人次,推动农村劳动者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修订完善了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目录,覆盖专业(工种)达237个,其中包括农村电商、种植养殖技术等面向农村的技术技能培训,构建了门类齐全、专业多样、课程丰富的培训供给体系,全方位满足农村劳动者培训需求。

(二)优化返乡创业扶持环境。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创业担保贷款银行网点302处,把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30万元,去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20.35亿元,带动创业1.4万余人。持续做强聊城市创业孵化联盟,完善水城创业网建设,引入创业项目196个、创业导师93人、服务创业者279人。开展首届聊城市“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评选活动,选树10名“十大”和7名“优秀”返乡创业农民工并给予表彰奖励。认定17家市级乡村振兴劳务基地,相关做法列入人社部“稳就业保就业典型经验”。举办第六届聊城市创业大赛,设置乡村振兴项目组,评选口感番茄育、繁、推一体化项目获得一等奖,三鼎蝗链生态农业等3个项目获得优胜奖。

(三)促进充分就业带动增收。大力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2022年创设岗位2.76万个,其中城镇岗位3600个、乡村岗位2.4万个,兜底安置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目前,已创设公益性岗位并安置人员上岗3万人,其中乡村岗位安置2.62万人,相关经验做法在《农民日报》头版宣传报道。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打造“党建+劳务合作社”试点24处、乡村振兴劳务基地17处,人社部面向全国推广我市两项典型经验;打造“鲁西嫁接工”劳务品牌,培育种苗嫁接工人1万余人,被省人社厅推荐参加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

二、下步工作措施

根据您提出的宝贵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有力举措,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培育,强化返乡创业服务扶持,促进充分就业创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人社力量。

(一)加强乡村人才培育。联合相关部门大力实施归雁兴聊行动,围绕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广泛招才、精准引才、长久留才,吸引集聚各类人才服务三农发展。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增加优质培训资源供给,全面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综合素质。

(二)强化返乡创业扶持。推进莘县现代农业综合体、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深度融合,为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提供低成本、多要素、便利化创业服务。强化创业担保贷款资金扶持,扩大贷款发放范围,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三)促进充分就业创业。持续推进城乡公益性扩容提质工作,扩大岗位开发规模,加强岗位人员管理,促进城乡困难人员充分就业和有效增收。实施劳务品牌建设行动,探索培育一批具有聊城特色劳务品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强化品牌聚集效应,促进大规模技能就业,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衷心希望您能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主办单位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